【AUTOV 专栏】几天前,在长城汽车位于河北保定的徐水测试场,我非常开心的完成了与WEY魏 品牌即将上市的第一款(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对双胞胎兄弟)车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至今意犹未尽!
之所以会开心,当然是因为WEY品牌的“第一对”产品——VV7c和VV7s的产品力,已然没有让人失望——从2016年广州车展高调发布WEY品牌到今天,因为真的是非常多人在关心这个全新品牌,再加上不久前的哈弗百万辆庆典,作风一项不算太高调的长城汽车,竟然画风一百八十度调转,可如此高调的转变竟也真的有点让人担心,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直到有机会非常认真的试驾过第一对量产车VV7c和VV7s之后,这颗悬着的心才总算落地。(至于新车的具体性能表现如何,稍后的评测文章会与大家详细交流)
毕竟,一个全新创立的品牌,和它将要推出市场的第一个产品,其重要性如何,相信稍有常识的朋友都不难想象——品牌的调性、渴望争取的市场在哪里等等问题,都会随着第一款产品的出现而清晰、明确化。
现在看来,长城汽车创建WEY品牌,算得上思路清晰——就是希望通过创建和塑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无论品牌定位还是产品定价都直接看齐合资/外资品牌同级别车型,而且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几乎都不会伤害到原有哈弗品牌的丝毫。
不过,长城汽车对WEY的“中国豪华SUV开创者”的定位,我们必须要有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它并非瞄准奔驰、宝马,或者雷克萨斯等真正的豪华品牌,而更多的是渴望看齐如大众、丰田、福特、别克、本田等国内外主流的一线大品牌,如果要我再准确一些描述的话,品牌溢价能力直接对标马自达、斯柯达等准一线品牌,应该是魏建军先生和他的长城汽车高层团队更加真实的想法。
从我得到的比较确认的消息——WEY的第一对产品VV7c和VV7s的价格区间15-20万元,其中主力销售车型估计应该会在17万元左右来分析,魏建军先生和他的团队为WEY品牌描绘的高端蓝图,虽然与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拉开了价格差,但却并没有把步子迈的太大,因为迈向高端的路,此前国内多家本土车企都已经折戟沉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奇瑞当年的四个分品牌战略,其中渴望走向高端的瑞麒和威麟品牌,早已死的无影无踪。
事实上,纵观全球汽车行业的品牌高端之路,除了老牌德系和英系豪车占尽天时之利,其它如美系凯迪拉克、林肯,日系如雷克萨斯、讴歌,法系如DS等后起之秀,时至今日都没有完成真正的豪华之路,其中唯一有些成就的恐怕只有雷克萨斯一家;而站在这些“新生代豪华品牌”背后的,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PSA等等哪个不是声名显赫,至少有一技之长的大品牌,创品牌之路竟也走的如此波折。
所以,从产品定价的角度,长城汽车对于WEY的定位以及可能因此要面对的问题,都算得上是态度端正(如果诸位实在要选出个特例,应该唯独一个Tesla特斯拉可堪大任,也就难怪诸如乐视、前途、蔚来、长城华冠等一票互联网造车蜂拥而上。不过,关于互联网造车造福神话,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以后有机会大家另行探讨)。
毫无疑问,无数已经倒下的品牌,还有N多个正奋斗在路上的上进“豪华品牌”,已经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创立一个所谓的“豪华品牌”是一回事,而运作一个真正的豪华品牌,绝对是另一回事,一个难度高深莫测的系统工程,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十有九十是要被噎死的(基本没可能出现被“撑死”的情况)。
路,终究是要一步步走滴。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从实际试车的角度,VV7c和VV7s这对头炮组合,其产品力对应15-20万元的预计销售价格,仅从产品的角度,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物有所值,甚至还略有超值,应该算是赢得地利之便。
而近两年来中国本土品牌车企不断提升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尤其是以长城、吉利和广汽传祺为首的第一梯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提升已是有目共睹,而且巧合的是,在传祺GS8终于完成了国产品牌车型20万天花板的冲锋之后,WEY品牌和LYNK & CO品牌的诞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发生,这让笔者看到了“天时”的利好。
因为我个人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及品牌想要突破既有的低端形象和产业分工格局,仅仅靠一两家企业的单打独斗,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唯有依靠一个上进的群体集体向上突破,才有可能突破这道枷锁;而现在的情况是,的确集中出现了多家本土车企的集体发力,如此向好的大环境,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极佳的利好消息!